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地州介绍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云南省下辖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辖芒市、瑞丽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州人民政府驻芒市。东面与保山市相邻,而北、西、南三面都被缅甸包围,故这五个县级单位被当地人俗称为“外五县”。 

朝代更替

“勐达光”(哀牢国)——汉朝(东汉)——“勐达光”(掸国)——“勐果占璧”(前果占璧国)——“蒙舍龙”(南诏国)——“勐果占璧”(后果占璧国)——元朝——“勐卯弄”(麓川国)——明朝——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名称演变

“勐达光”(哀牢国)时期:公元前425年, 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的傣族先民以“勐掌”为中心形成联盟国家“勐达光”。公元前109年, 汉朝征服“勐达光”东面的滇(滇池一带)、昆明(洱海一带)、嶲(洱海以北)等国家和部族,在“勐达光”领土上设置移民点(县)、将势力延伸至“勐达光”,促使很多傣族先民越过怒江向西迁徙。汉朝(东汉)时期 47年, “诏达光”(哀牢王)贤栗率“勐达光”各部族归附汉朝,“勐达光”成为汉朝附属国。之后,汉朝势力在“勐达光”迅速膨胀,“诏达光”被迫将王城由“勐掌”迁至怒江以西的“勐缅”(腾冲盆地)。69年, “诏达光”柳貌再次率“勐达光”大小77个部族归附汉朝,汉朝将已占领置县、划入益州郡的原“勐达光”领土划出,加上尚未占领的“勐达光”领土设置永昌郡,归“诏达光”及永昌郡守共同治理。德宏属永昌郡治下的哀牢县(今德宏州及保山市的怒江以西部分)。 

“勐达光”(掸国)时期:76年,“诏达光”类牢起兵反汉,被汉朝平定后,“勐达光”残余势力转移至怒江以西地区,在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区崛起,汉史称“掸国”,傣史仍称“勐达光”。德宏成为“勐达光”的中心地区。 “勐果占璧”(前果占璧国)时期 576年, 瑞丽江河谷盆地的傣族头人混鲁、混赖兄弟趁“勐达光”衰落之机,在瑞丽江边修建王城独立发展。 586年, “勐达光”被灭,混鲁、混赖兄弟联合其他傣族“勐”(邦、国)组建联盟国家“勐果占璧”(前果占璧国)抗击骠人。德宏成为“勐果占璧”(前果占璧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蒙舍龙”(南诏国)时期 738年,“蒙舍”(巍山盆地)傣族入主洱海盆地建立联盟国家“勐舍龙”(汉译“南诏国”)。公元762年,“蒙舍龙”(南诏国)吞并“勐果占璧”(前果占璧国)。德宏成为“蒙舍龙”(南诏国)的一部分,分属“蒙舍龙”(南诏国)的永昌节度和丽水节度。“勐果占璧”(后果占璧国)时期 954年,前果占璧王族在勐兴威(缅甸兴威)恢复“勐果占璧”(后果占璧国)。1176年,“勐果占璧”在勐卯(瑞丽)修建陪都“允外遮”,与勐兴威的首都“允线遮”呼应。 

元朝时期:1261年,元朝招降澜沧江以西各部及“勐果占壁”所属各部、置金齿等处安抚司。1271年,金齿等处安抚司分设东路安抚使和西路安抚使)。1278年,金齿等处安抚司改金齿等处宣抚司、废两路安抚使立六路总管府。1281年,金齿等处宣抚司拆分为镇康茫施柔远等路宣抚司和镇西平缅麓川等路宣抚司、各领三路总管府。1286年,镇康茫施柔远等路宣抚司、镇西平缅麓川等路宣抚司并入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同年,分平缅路辖地置南甸路、设南甸路总管府。其中,南甸路(今梁河)、镇西路(今盈江)、平缅路(今陇川)、麓川路(今瑞丽)、茫施路(今芒市)属于今日之德宏。

 “勐卯弄”(麓川国)时期:1312年,“勐卯”的傣族头人混依翰罕兼并周边地区、建立“勐卯弄”(麓川国),自号“思汗法”。思汗法通统一了大多数傣族地区,“勐卯弄”的疆域西到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印度东北部)、东到红河流域(云南元江)、北抵青藏高原边缘(缅甸克钦北)、南到湄南河上游(泰国清迈)。德宏境内有勐卯、勐宛等“勐”级行政区,德宏成为“勐卯弄”的统治中心,也是傣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明朝时期: 1441年起,明朝三次发兵“勐卯弄”,将“勐卯弄”政权逼到“孟养”(今缅甸克钦),“勐卯弄”在“孟养”养精蓄锐后南下兼并了阿瓦王国(缅甸中部),直至1604年,被缅族的东吁王国灭亡。明朝在占领的“勐卯弄”领土上分封傣族“土司”,在今德宏境内先后设置南甸宣抚司(梁河)、干崖宣抚司(盈江东)、陇川宣抚司(陇川)、盏达副宣抚司(盈江西)、遮放副宣抚司(芒市遮放和瑞丽畹町)、芒市安抚司(芒市)、勐卯安抚司(瑞丽江河谷盆地)等七个傣族土司辖区。

清朝时期: 1659年,吴三桂进驻云南,德宏众傣族“土司”归附清朝。清朝沿用明朝制统治德宏,保留德宏境内的傣族“土司”管理制度,德宏分属云南行省腾越厅和龙陵厅。

中华民国时期: 1911年10月27日,滇军占领昆明城宣布云南独立;同天,腾越起义,成立“滇西军都督府”,拥护云南独立。1913年,云南军政府改“滇西军都督府”为“滇西道”,又改为“腾越道”,管辖滇西29县及10行政区(原土司管理区),行政区行政委员(弹压委员)由原世袭土司担任。德宏境内有南甸行政区(梁河县)、干崖行政区(盈江县东)、盏达行政区(盈江县西)、陇川行政区(陇川县)、芒遮板行政区(芒市)、猛卯行政区(瑞丽市),均隶属腾越道(滇西道)。1929年,民国中央政府通令,实行省县两级制,废除道制,但在云南成立第一、二殖边督办公署管理边境地区事务。德宏境内的南甸、干崖、盏达、陇川、芒遮板、猛卯行政区,均隶属第一殖边督办公署。1932年,南甸行政区改为梁河设治局、盏达行政区改为莲山设治局、干崖行政区改为盈江设治局、陇川行政区改为陇川设治局、芒遮板行政区改为潞西设治局、猛卯行政区改为瑞丽设治局,仍属第一殖边督办公署。1940年,民国废殖边督办公署,德宏6个设治局改属腾龙边区行政监督署。 1938年8月31日,滇缅公路全线通车,德宏成为抗战期间中国与国际联系的陆路交通要道。1942年5月,日军入侵云南,德宏沦陷。1945年1月,国土光复后,德宏仍置设治局,先后隶属云南省第六区(保山)及第十二区(腾冲)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7月,潞西设治局改为潞西县,县城设在芒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50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潞西,德宏解放。1952年,瑞丽、陇川、盈江、莲山、梁河5个民族行政委员会分改设县,畹町镇由潞西县划出设县级畹町镇,均隶属保山专区。1953年7月,潞西县、瑞丽县、陇川县、盈江县、莲山县、梁河县、县级畹町镇由保山专区划出设德宏泰族颇族自治区。1956年5月,德宏泰族颇族自治区改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专区并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辖保山、腾冲、昌宁、龙陵、潞西、梁河、盈江、莲山、陇川、瑞丽10县及畹町镇。公元1958年10月,莲山县与盈江县合并为盈江县。1963年8月,德宏与保山地区的建置分开,德宏州辖潞西、梁河、盈江、陇川、瑞丽5县及畹町镇。1969年11月,撤销德宏州,并入保山地区。1971年11月,德宏州恢复建制,辖潞西、梁河、瑞丽、陇川、盈江5县及畹町镇。1985年,畹町镇改为县级畹町市。1992年6月,瑞丽撤县设市。1997年4月,潞西撤县设市。1999年2月8日,撤销畹町市,设立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副县级)。

历史变迁

德宏的历史,始于“勐达光”(哀牢国)时期,1953年7月,德宏泰族

民族概况

2013年底全州人口共有106.78万人,其中傣族有33.73万人,景颇族有12.89万人,德昂族有1.32万人,傈僳族有2.62万人,阿昌族有2.84万人,佤族有0.09万人,汉族有51.5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比例为52%。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暂无内容,先看点别的吧~

自然环境特征

德宏,位于云南省西部,东和东北邻保山龙陵、腾冲,南、西和西北三面接缅甸。

地形:德宏地处云贵高原西部横断山脉的南延部分,高黎贡山的西部山脉延伸入德宏境内形成东北高而陡峻、西南低而宽缓的切割山原地貌。境内最高海拔为3404.6米,最低海拔为210米。

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在1400~17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4℃~20℃之间,年日照时数为2281-2453小时。总体而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期,干冷同季,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霜期短、霜日少。

植被:德宏境内植物种类丰富,囊括热带植物、亚热带植物、温暖带植物、温带山地植物等。其中,多种植物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

暂无内容,先看点别的吧~

本地特产

德宏气候资源得天独厚,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北面的高黎贡山挡住西伯利亚南下的干冷气流入境,入夏有印度洋的暧湿气流沿西南倾斜的山地迎风坡上升,形成丰沛的自然降水,加之低纬度高原地带太阳入射角度大,空气透明度好,是全国的光照高质区之一。

主要特产有:梁河葫芦丝、芒市石斛、西双版纳茶花鸡、遮放米、八宝米、帮盖酒、菠萝、茶树油、大白茶、陇川大山药、瑞丽柠檬、回龙茶、芒市石斛、德宏水牛、遮放米、陇川橘子、陇川户撒刀、瑞丽芒果等。

本地菌库

德宏出产的野生菌包括:紫丁香蘑、洁白拱顶菇、大白口蘑、斑金钱菌、黑柄炭角菌、考巴菌、草菇、小白蚁伞等。

文化非遗

德宏的非遗项目包括:傣族剪纸、阿昌族民歌、景颇族刀舞、阿昌族舞蹈“蹬窝罗”、傣族医药、景颇族织锦技艺、傣族银器制作技艺、阿露窝罗节、赛马会、玎三赛弹奏、遮帕麻和遮咪麻、光邦鼓舞、傣族孔雀舞、傣剧、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傣族泼水节、景颇族目瑙纵歌、傣族叙事长诗“阿銮”、景颇族吹管乐、梁河葫芦丝、德昂族浇花节、傣族木雕、傣族果雕、水鼓舞、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景颇族目瑙纵歌节等。

特色美食

德宏地处亚热带,口味上多偏酸辣开胃,食材上注重新鲜天然,烹调方法比较“少数民族”,以凉拌,炸,烤,生食为主,近年受汉族饮食影响,美味的炒菜也颇多。 特色美食主要有:撒撇、景颇鬼鸡、泡鲁达、泼水粑粑、煮螺蛳、梁河火烧猪、梁河豌豆粉、香茅草烤鸡、火烧乳猪、景颇族舂筒菜、过手米线等。

旅游景点

“德宏”是傣语的音译,“德”为下面,“宏”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 德宏的旅游景点有:勐巴娜西大花园、树包塔、畹町原始森林漂江游、滇缅公路终点-畹町桥、畹町生态园、姐勒金塔、麓川古城、姐告口岸、中缅一条街、邦角景颇山官衙门、允燕佛塔、榕树王、土司衙门建筑群等。

文旅地产

本地房价

酒店民宿

瑞丽不仅风景美,瑞丽的酒店也是这座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的酒店不仅外形富有民族特色,而且内部设施配套齐全,住着舒适安逸,为出游解决后顾之忧。德宏特色酒店有:芒市金丛大酒店、芒市华丰孔雀湖度假酒店、瑞丽玉瑞温泉花园酒店、瑞丽景成地海温泉度假中心、芒市邦禾酒店等。

交通/出行

航空:德宏州境内芒市建有飞机场,距市区6.5公里,现开通到北京、广州、成都和芒市的直达航班。未来芒市机场将建设成为国际机场,已开通芒市至缅甸曼德勒的包机。

 公路:320国道从芒市双坡进入德宏境内,经芒市、风平、三台山、遮放、畹町直达瑞丽姐告,并建有至瑞丽弄岛的连接线。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德宏段已开工建设,德宏州内各县市之间已经实现完全二级路面互连。 

 铁路:大瑞铁路经大理、保山直达瑞丽,未来将直接连通缅甸印度洋出海口,已开工建设。   

水路:2个国家级口岸(畹町口岸和瑞丽口岸)、2个省级口岸(陇川章凤口岸和盈江小平原口岸)。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