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同意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我国将进一步增加美国农产品进口。扩大农产品进口是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符合中美双方利益,既有助于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也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使全球越来越多优质的农产品进入中国消费者的餐桌。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农产品进口国,而美国农产品以高品质、稳定的供应能力促进了中国进口额的持续增长。据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韩一军介绍,作为中国第一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地,美国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达241.16亿美元,在中国179个进口来源地中,美国居首。美国30%以上的大豆销往中国,中国进口的玉米、小麦也主要来自美国,进口美国的农产品金额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9%。
针对此次声明的发表,有专业人士分析小麦、大豆、高粱等农产品将是我国扩大进口的主要产品。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进口农产品不仅是满足消费者需要,也与我国国情有很大关系。扩大农产品进口是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对内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扩大进口是顺应这两个大局,满足居民消费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提升供给体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推动合作共赢的重要落实。
我国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产业化进程缓慢,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生产方式,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造成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产量低、质量次,部分农产品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比如我国种植的小麦质量上就难以满足市场上对高筋小麦和低筋小麦的需求。而且国内庞大的消费群体增加了消费压力等原因促使了我国进口额连年增长。
扩大进口给我国消费者带来给多方便,在众多进口农产品的冲击下也促进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国内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增强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步伐。农业农村部表示,2018年试点规模比上年翻一番。我国农业生产已经启动实施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双行动”,旨在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进口粮食有利于保护耕地,实现部分地区的土地轮作休耕;有利于化肥农药减量化使用,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随着国人消费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绿色、健康、安全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进口商品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导致农产品需求量大,质量要求高,消费者在充分享受进口产品带来的多元化选择时,国内市场只有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让消费者更加关注国内农产品。
评论
热门评论
{{ value.nickname }}
回复{{ value.parent.nick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