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镇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西北部,有“千年盐都”的称号,果不是因为有盐,可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个隐藏在山峦之中的小镇不会像现在一样被外人熟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进步,石羊盐井的辉煌不复从前,那些巨大的水车、层层叠叠的晒卤台、煎盐的工棚……现在已经变成了博物馆,但是那一段制盐的岁月,早已深深刻在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中。
在石羊当地,传统的制盐方法是将卤水高温烧煮后结晶而成食盐,采集卤水则是制盐的第一步骤,于是人们便有了人工凿井、汲取地下天然卤汁的方法。卤汁到位后,就要开始准备煎盐的工作,其主要是将盐水从低浓度锅舀到高浓度锅的操作过程。“在煎盐过程中,煎盐工把卤水倒入筒子锅中,下面用柴薪煮沸以使水份挥发,火力旺的锅就先煎成盐沙(即含水盐晶体),即可把盐沙舀入大锅中煎成盐粒,再把后排锅内的浓盐水舀入前排已舀出盐沙的锅内,后排依次朝前舀,依次反复操作即可陆续制出盐沙。煎盐工捞出盐沙后,再倒入大锅中煎制成盐粒,女工趁热和含有少量水份时,把盐粒用木瓢舀入木模中捶紧后倒出,即已做成盐团,再用火烘烤使其干燥坚硬,便于贮存运输。
筒子锅煎盐为代表的传统制盐技艺,具有打灶支锅,手工制盐的特点,凝聚了人们在制盐技艺中的智慧与汗水,是石羊整个制盐历史上最丰厚的部分。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提升,为了减轻煎盐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煤料的消耗,以及提高食盐产量。1971年改筒子锅煎盐生产方式,将钢板焊接成平板锅制盐。后来,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以提高食盐的产量和质量,石羊盐厂开始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经济效益,于1982年从四川省自贡市引进真空制盐技术,次年投入生产。2006年,石羊盐厂停产,从此石羊生产食盐的历史结束。随后,楚雄汇通房地产有限公司进驻石羊,同时成立了大姚石羊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分期对石羊古镇进行旅游开发。
目前,石羊传统制盐技艺中以古盐井、晒盐蓬等为载体的实体景观已修复完成,同时还新建了盐文化博物馆。2010年,以庆丰井为代表的古盐井群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此外,大姚石羊古镇旅游开发公司还将传统盐业生产过程和工艺特点形象展示出来,游客可以观赏和学习制盐的工艺过程。当然,历史上成盐主要以食用为目的,现在则开发为盐制旅游产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供收藏纪念型的产品,先用传统制盐的工艺方法制出盐沙,再将盐沙放入模子里挤压成型烘干后而成;另一类是供人们疗养保健的美容盐、沐浴盐和红盐茶。制盐技艺实现了它新的现实价值,为当地旅游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经济利润,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成为当地一张特色的名片。
评论
热门评论
{{ value.nickname }}
回复{{ value.parent.nick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