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老昆明记忆:老师,你还好吗?

2023

09/08

08:08

来源

云南季

微信图片_20230908080621        一转眼,教师节又悄然而至,虽说此曾为教师的父母亲已经仙逝,可我依然在想,二老身在“仙国”,不知是否仍是教师。

       虽然说老编也曾是园丁一员,曾经就住在昆明白马的园丁花园,可今天,我依然想借今年的教师节,问候一声这些、那些,曾经为新中国教育事业无悔一生的园丁们。

       老师父母,你们如今还好吗?50多年前,在昆明的书林街上,有着多个幼儿园、小学、中学。

       透过50年的沧桑变化,我仿佛又看到其中一位幼儿园的陈老师,为了能当上一名正式编制的幼儿教师,无论是星期天还是夜晚,孩子们熟睡时,都拼命练习弹奏脚踏风琴、手风琴的身影。

       记得上小学时,对我帮助最多的老师姓胡,印象中是位个子中等,略为偏胖、永远都夹着书本、穿着一身洗的快发白的灰色中山装的中年人。

       这位不足40岁,就已头发斑白的小学老师,用他无穷的智慧、渊博的知识,手上似乎总也抹不净的粉笔灰,为我们轻轻打开了一扇扇知识的窗户,从而得于窥见一缕缕未来的霞光。

         他就是那位从中学校长任上,因多说了几句真话,而被打成“右派”分子,被贬到昆明市顺城街布新小学当普通教师的“可爱老头”胡老师,虽然他早已带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去了天国的花园,但我依然想说一声,老师,你如今还好吗?微信图片_20230908080644

       再过几天,就是老父亲离世三周年的日子,墙上父亲的遗像仿佛还慈祥的望着我微笑。

       50年代后期,父亲曾任过五华区分管文化教育的主要领导,很多年以后,一位曾在五华区担任学校校长几十年的老教师,曾这样对我讲,你父亲是好人,当时总是身穿一身浆洗的发白的军装,手持一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自已装订的“笔记本”,每到一个学校都注重调查研究,好人啊。

        在此,我想问候一声老父亲,你和母亲、和其他(她)已在天国的老教师们安好吗?

       记得很多年前,有这样一位老师,为了边疆的教育事业,她毅然放弃在北京某学校的校长职位,和在新华通讯社“军分社”任职的丈夫一同来到昆明,当时,我们都尊称她为北京老师

        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当我们这些她当年的学生,如今的老头、老太婆一个个鱼贯而入,走进北京老师弥留的病床前时,仿佛还能听到那声如同天籁般的亲切问候声,“孩子们,请座下”的动人声音。

        时至今日,我想同当年那些你们用心血精心浇灌的“花儿、草儿”一同向您问候一声,北京老师,你辛苦了。希望您今后还当我们的老师。微信图片_20230908080636

        28年前,我遇到过这样一位1979年考入中山大学化学系的年青女教师,出生名校,为了在教学方面精益求精,为了能掌握更多的社会知识,她出人意外的选读了与其所学风、马、牛不相及的云南大学研究生,取得了她一生中多个学位中的第二个学位,这让她在以后的教研中得于绽放出更为瑰丽、璀灿的花朵和色彩。

(特约编辑:张耀辉)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