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一转眼间,50多年的岁月便转瞬而过,然而,老昆明靠近日公园附近,顺城街口的那碗豆花米线,却依然故我的吸引着我童年时的嗅觉。
其实,当年的昆明人对于山珍海味,远不象现在有太多的偏好和追求,什么沾益辣子鸡,梅菜千张肉也只是茶余饭后的“摆鼓”作料而已。
但是,我家云南人仿佛生下来就对米线有特殊的偏爱,过桥米线也就罢了,仅仅凉米线,昆明人也能“玩”出多种的花色、而其中的豆花米线似乎也让人口馋,在此,老编“扎实”的想问问:那碗又香、又辣、又爽的豆花米线,你还有印象吗?
曾记得,儿时的顺城街上,分别有3家米线店,靠三市街口的俗称玉溪米线店,靠南通街口的则是向阳餐饮店,而另外一家则是邻近军事博物馆的清真煮品店。
玉溪煮品店多少应与玉溪人有关,据说,解放前玉溪北城有两位谢老板,在三市街经商做生意,由于精明强干,加上与官府交集甚多,故而三市店一半的店铺都与两兄弟有关,解放初期两兄弟均被人民政府枪毙,财产没收。
孩提时,玉溪煮品店售卖的主要有小锅米线、鳝鱼米线(面条)、十锦凉米线、豆花米线、碗豆粉等,由于地处闹市,味道又好,价格也相对便宜,故而生意兴隆。
南通街转顺城街的小吃店就在我们布新小学斜对面,比较受欢迎的小吃主要是阳春面、阳春米线、素凉米线、凉面,也有豆花米线,由于价格很便宜,故而很受当时的学生们欢迎。
当时的家庭收入一般都低,比起玉溪煮品店1角5分一碗的小锅米线、2角钱一碗的鳝鱼米线,这里1角2分一碗的阳春面、阳春米线、7分钱一碗的豆花米线似乎也更好卖。
现在昆明也有很多的米线煮品店,如贵州的羊肉米线、文山的牛肉米线、临沧云县的乌鸡米线,但这些林林总总、风味不一的煮品,都好象卖不赢那碗辣的爽口的冬菜豆花米线。
一般而言,儿时的豆花米线只要7分钱,先烫好一大碗米线,加一小勺冬淹菜、再把韭菜、香菜、大葱切得细细的,然后是一大勺水豆花,油辣椒,吃起来那香味儿真是杠杠的。
现如今昆明也有一些卖豆花米线的店铺,其中书林街有个店铺,店面虽然较窄,但吃的人多,尤其是粤秀中学的学生喜欢该店的豆花米线,大碗8元、小碗7元,又便宜、又透着实惠。于是便有很多孩子在此吃晚餐。
记者90年代中期曾在重庆呆过一段时间,当地的豆花油泼小面虽然不贵,但滋味却异常地好,眼下在昆明的一些偏巷、小街,亦或是农贸市场也都有豆花米线店,素的小碗6元、大碗7元,食者也甚多。
评论
热门评论
{{ value.nickname }}
回复{{ value.parent.nick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