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渔课司街与“建水会馆”

2023

09/20

10:57

来源

云南季

微信图片_20230920105608        再一次从东寺街旁的渔课司街默默走过,昔日那个在西寺塔下,在大青石条路上滚铁环的调皮少年,已经成了白鬓老头,路旁的梧桐树已无踪影,只剩下塔尖上的金鸡依稀在感受着东寺街的“世纪风雨”。

       儿时的渔课司街一头在书林街,一边则在儿童医院背后,路虽然窄窄的,但青石铺就的路面却似乎有着百年的韵味。

       原来的靠东寺街的路旁,人行道上还种着梧桐树,树后面是一个接一个的老式茶店、商铺。

       老外公喜欢饮茶,再加上每天下晚都要去书林街中段的“三幼”和渔课司街一则的托儿所接我和妹妹,故而也会在这里的茶馆,丟上2分钱,品着墨江水之灵普洱茶,与一帮茶友侃上大半天的民国旧事。

        那时东寺街的商铺大都集中在靠渔课司街、建水会馆、金碧路一侧,与现在窗明、透亮的玻璃商铺似乎有些不一样,全都是要上铺板的,大一些的商家,一般在店铺旁有个小门,可容客人进入店内购物,小一点的则是天亮取下铺板做生意,卖些油盐酱醋,天黑装上铺板。

        大约在上个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渔课司街旁的金碧坊、三市街渐渐热闹了起来,这便让一些终日集聚在“建水会馆”的商家看到了商机。

        虽说鱼课司街街道相对窄小,但建水会馆内却聚集着一些当时昆明城内颇具影响力的“洋买办”。

        别看这些人平时在东寺街、渔课司街、金碧路一带似乎啥事也不干,只喝茶、聊天,喝咖啡、吃洋面包,可当时云南的财政命脉却“系”在这些人手上。微信图片_20230920105550

       他们将云南的铜、锡、铅、茶叶、白药通过中越“米轨”运到越南河内,再把法国的军火、医药、洋酒、洋烟、钟表、工业品、细布料等运入昆明。

        按照老外公的说法,当时昆明的小学校还不太多,而就在离渔课司街不远处的顺城街上,由昆明纺织公会捐建的“火神廟”,也建了一个颇为大气的布新小学。

        此后,建水会馆的一众商业大佬便以募捐的方式,在渔课司街的建水会馆旁建了一所建新小学,该学校在90年代初还在办学,并为昆明城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

       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昆明市供销社正是最火红的时候,为解决干部职工的住房问题,昆明市“革委会”特地在渔课司街背后靠东寺街一侧的“村子”内征了一大块地,并把附近一个寺庙推平后建成了四层楼、三大栋的红砖家属区。

       虽然说如今的渔课司街依然是那般的狭窄、那样的“短小”,但“建水会馆”却被修建的涣然一新,昔日的建新小学已无踪影,“会馆”内则成了经营珠宝翡翠、银饰制品、茶叶文玩的场所,从某种角度看,也算是“发扬光大”了吧。

(特约编辑:张耀辉)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