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探访怒江的精灵——怒江金丝猴

2020

01/22

11:08

来源

云南季

比起其它灵长类亲戚们,金丝猴似乎更像人类。它不仅有“莫西干头”、“朝天鼻”、“嘟嘟唇”、“啤酒肚”,还有“单身汉俱乐部”、“宫斗大戏”、“阿姨行为”、“货币交易”……这到底是什么神仙生物?

它们是代表怒江的“符号”

怒江州金丝猴——世界上第五种金丝猴

怒江金丝猴于2011年在云南省怒江州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辖区内被发现,是继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之后的世界上第五种金丝猴,已被列入极度濒危动物名单。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泸水段境内,可能生活着约10个种群、490至620只怒江金丝猴。

怒江金丝猴

【特征】别名缅甸金丝猴。(学名:Rhinopithecus strykeri):体重约20-30千克,体长55.5厘米,尾长78厘米,头尾总长约1.2米,尾长约为体长的1.4倍。全身覆盖着茂密的黑毛,头顶有一撮细长而向前卷曲的黑色顶毛,耳部和颊部有小面积的白毛,面部皮肤呈淡粉色,下颏上有独特的白色胡须,会阴部为白色且容易分辨。

【习性】集群生活,以植物果实、嫩叶为食。冬季下迁到较低海拔。

【环境】怒江金丝猴一般栖息在海拔1700—3200米的原始森林中,活动生境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寒温性针叶林和竹叶林,其中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其主要生境。

怒江金丝猴是个神奇的存在,它是继世界上记录在案的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在外的第5种金丝猴,特征明显。

金丝猴不都是金的!

其实,5种金丝猴里,只有川金丝猴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金丝猴”。

怒江金丝猴,又名缅甸金丝猴,即黑仰鼻猴, 别称喷嚏猴,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灵长类物种。说它是“金丝猴”,真的是名不副实,你瞧瞧,它的全身没有一根“金丝”,很多人开玩笑说,叫它为“黑丝猴”更为合宜。

在已知的5种“金丝猴”中,仅有川金丝猴是金黄色,而其它4种金丝猴的基色都是灰色或黑色,黔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则有些橙黄色。

据《美国灵长类学杂志》记载,怒江金丝猴与其他金丝猴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全身大部分覆盖着茂密的黑毛,四肢大多是黑色,上臂和大腿的内侧面是黑褐色,仅耳部和颊部有小撮白毛。从外观上看,它好像一只掉进黑色染缸的滇金丝猴。

怒江金丝猴脸部和滇金丝猴很像,但没有滇金丝猴漂亮,大部分的脸颊赤裸,皮肤淡粉色;一双乌黑的小眼睛左顾右盼,十分可爱;上唇还留有一小撮白色的“小胡子”,当然,下巴白色胡须看起来更加鲜明,像个老爷爷。

个子看起来比滇金丝猴大,体重20-30千克,体长50-60厘米,尾长70-80厘米,头尾总长约120-140厘米,尾长是身长的1倍多。

怒江金丝猴的鼻梁骨已经退化,鼻孔几乎与面部平行,长着一个标志性的“朝天鼻”,这也无奈之举呀,别人要适应高海拔缺氧的环境。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金丝猴是属于疣猴亚科,大家知道,疣猴的食物富含纤维素。由于疣猴的食物中树叶、茎和树皮中纤维素含量多,因此需要大量共生微生物参与发酵。

专家研究发现,怒江金丝猴与其它金丝猴一样有个高度特化的胃,胃里有分隔,类似于一种反刍胃,就像长了个“牛胃”。而且,怒江金丝猴具有前肠发酵消化功能,在其小肠中含有高浓度两种拷贝的胰液核糖核酸酶

专家介绍说,食物在金丝猴胃内被发酵过程中,会导致微生物的大量增殖,增殖后的微生物进入小肠后,在溶菌酶的作用下,被降解并释放出营养物质,然后被小肠中高浓度的核糖核酸酶降解成核糖核苷酸,并最终被吸收利用。

这与具有前肠发酵消化系统的反刍动物十分相似,就像是蝙蝠与海豚都具有回声系统一个道理。

当地人都说,缅甸的怒江金丝猴经常在雨天活动。你有没有听错?因为怒江金丝猴的鼻子老是朝上,它们最怕雨水流进鼻腔。

所以,下雨时,它们行走在树林里,总是耷拉着脑袋,安静地低着头,休息时会把头埋在膝盖之间坐着。

连科学家都糊涂了,怒江金丝猴既然怕被雨淋,又为何偏偏在雨中行动呢?这一直成为一个谜!

很多时候,一不小心,雨水还是会灌进去,这就导致它们忍不住要打喷嚏。喷嚏声暴露了它们的位置,一听到喷嚏声,就容易知道它们在哪里,这样一来,猎人就很容易找到它们。

中国灵长动物专家龙勇诚却不这么认为,经过他多年观察,均未发现如此情况。关于怒江金丝猴下雨打喷嚏之事,他认为这只是个传说。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怒江金丝猴行走的时候,有前面带路的,有后面压阵的,前面带路的和后面压阵的都是成年公猴。

目前,在我国的西南山区、秦岭、神农架,中国和缅甸交界的高黎贡山区的怒江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川金丝猴,以及缅甸东北部的缅甸金丝猴与越南北部的越南金丝猴,虽然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异,但是其共同的祖先却诞生在青藏高原。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发现,金丝猴的共同祖先最早生活在距今约670万年前的青藏高原地区。后来,随着青藏高原的抬升,慢慢形成了北方祖先群和喜马拉雅祖先群。

随后的北方祖先群和喜马拉雅祖先群分别于160万年前和30万年前分化成了川金丝猴、黔金丝猴以及滇金丝猴、缅甸金丝猴。

专家介绍说,历史上,金丝猴曾在中国有广泛的分布,甚至蔓延到了中国沿海地区,但到了16世纪左右,金丝猴的栖息地逐渐向西南退缩。如果不加以保护,很有可能一两百年后金丝猴就会在地球上消失。

(责任编辑:张雪娟)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