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目瑙纵歌丨景颇族的“天堂之舞”

2020

12/24

16:55

来源

云南季

“目瑙纵歌”景颇语为“集众歌舞”的意思。每年初春的农历正月月圆之期,是景颇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目瑙纵歌节庆时日。节日期间,美丽的景颇山上人山人海,整个山乡在歌舞,整个民族在欢唱,他们用祖传的歌舞,来体现整个民族的追求与向往,歌舞场面盛大而热烈,堪称万人集体舞之最。

节日持续举办四天,第一天是“起摆”,节日相关负责人将对“正摆”两天的顺利进行做最后的检查和核实,比如场地的气氛布置,宾客的招待礼品,乐器设备的检查,等等;一些小商贩们便在自己所划分得的区域内,对提前好几天就搭建好了的棚子做最后的修缮,然后开始为他们明天的忙碌生意提前做相关的准备。

第二天和第三天是“正摆”,也是目瑙纵歌节最热闹的两天。第二天的早上便举行开幕式,由祭司来完成的剽牛仪式结束,礼花炮和汽炮响起便预示着节日正式开始。跳“目瑙纵歌舞”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吸引人的仪式,伴随着鼓声、锣声和节日特播的各种景颇歌曲在舞场中响起,提早就排好队的人们便尾随着排成两列纵队的四个身穿龙袍、头戴孔雀翎的长者“瑙双”一起进入舞场,四位“瑙双”祭拜了“目瑙示栋”(绘有目瑙舞蹈路线的图谱,也叫景颇族的迁徙路线图)后便和大队伍分开单独跳,大队伍由排成两列纵队的八男八女的“瑙巴”带领着跳,形成一个巨大的圆形。数万人踩着同一个鼓点起舞,沿着祖先迁徙的路线图跳,时而穿插,时而环绕,进退有序,队形随着鼓点的变化而变化,毫不紊乱,规模宏大、震撼力极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民族狂欢节。

跳舞时着盛装的男女也分成两列纵队,男子手中银光闪闪的长刀上下舞动,女子手中轻盈的扇子或手绢随风飞扬,还有女子衣服上、男子筒帕上银泡耀眼夺目铮铮作响,为节日增添了不少气氛。舞者完全沉浸在一种陶醉和忘情中,忘却了烈日当空,人员拥挤,口中情不白禁地唱出“哦……然、哦然、哦然……”的欢呼声,场面蔚为壮观。晚上还有来自各辖区和乡镇的景颇代表队们展示自编白导的民族节目,种类主要有唱歌、跳舞、小品等,他们都来为节日助兴。

第四天是“落摆”,主要举行景颇族民间流传下来的各种竞技比赛,比如爬滑竿、扭竹棒、织锦比赛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瑙纵歌节已成为景颇人民欢庆丰收的歌舞娱乐的民俗节日。“目瑙纵歌”被称为“万人之舞”,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性,而且集中表现了景颇族的历史起源、宗教信仰、道德观念、音乐、舞蹈艺术和文化艺术特点,是研究景颇族社会历史,以及民族学、民俗学的最好的活的材料。

在2006年,目瑙纵歌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也将这种活动发扬光大,完整的呈现。例如,在目瑙纵歌节日期间,举办巧手景颇女织锦比赛、万人“绿叶宴”、民族团结篝火联欢暨对歌会等特色活动,多方位扩展“目瑙纵歌”的价值,把传统的舞蹈与当地的饮食,习俗等融合,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也将它传递给了更多的人,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新模式。

(责任编辑:史纪明珠)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