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佤族神秘的史诗——司岗里

2020

12/25

16:41

来源

云南季

沧源,这片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西南部的“葫芦王地”,是人们梦中的阿佤山,因有享誉国内外的三千年古崖画,而被誉为“崖画之乡”。在这里,雄伟奇峻、堪称一绝的大小天坑和天然的水墨丹青大峡谷是大自然赠与佤山最宝贵的财富。在这里,世界最大的原始董棕林展示着别样的风情;在这里,率真、古朴的佤族民风民俗会深深震撼你的心灵;在这里,原始的翁丁村落会给你带来返璞归真的惬意,感动于未被触碰的美。在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着佤族的传奇史——司岗里,也为这个民族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司岗里”是佤族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司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 ”就是从岩洞里出来,“岗里”历史传说梗概是远古的时候,人被囚禁在密闭的大山崖洞里出不来,万能的神灵莫伟委派小来雀凿开岩洞。老鼠引开守在洞口咬人的老虎,蜘蛛堵住不让人走出山洞的大树,人类得于走出山洞。到各地安居乐业、休养生息……这是司岗里的大体意思。它最早来源于佤族人民上告祖先,下传子孙的祈祷词,涉及内容也有很多的方面,有天地是怎样的形成,人从哪里来,动植物的生长变化,人与万物的关系等,大多以讲故事的方式口头传承,后面演变成吟唱的古歌,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愈发丰富,融合了佤族的各阶段不同发展与变化,成为不可多得的民族财富与宝藏。

在2008年,司岗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最有名的莫过于以原本的传说故事为蓝本,创作的大型舞蹈史诗,它全篇分为《古歌》、《山谣》、《神韵》、《心声》等四个篇章,通过真实的九大人文自然符号,演绎阿佤人敬畏生命、崇尚自然、天人合一,团结和谐的普世精神和弘扬传统、自强诚信、广结天下、勇于创新的人性品质。让观众在音乐、舞蹈和诗的审美享受中,感悟佤山、佤族、佤文化的丰富和独特的内涵。该剧展示了农口硝烟,石佛洞文化遗址、沧源崖画、建筑腐蚀、歌舞艺术等众多文化积淀,以佤族极具动感的歌舞形式向来宾叙述了阿佤人三千多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劳作,创造生活的伟大历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同时当地也将“司岗里”打造成了一张名片,在每年的五月,都会举办“沧源佤族司岗里狂欢节 ” 场面热闹,隆重,有佤乡特色小吃和斗牛比赛,让众多游客参与进来,成功将非遗与旅游相结合,利于传承也创造了经济价值,是我们值得借鉴的一种良好方式。

(责任编辑:史纪明珠)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