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彝族老虎笙丨崇尚老虎的舞蹈

2020

12/25

17:09

来源

云南季

古时的人们由于科学技术和知识水平的有限,生存环境恶劣,人们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而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就形成趋吉避邪的本能的观念,动物图腾就随之产生了。我们熟悉的有除了虚构的龙凤,实际存在的就是鸟、熊、牛、狼等,老虎也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在云南的双柏县,就有一种叫老虎笙的舞蹈。

当地的彝族人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虎死了以后化成的。虎头化天头,虎尾化地尾,虎皮化地皮,虎血化奔腾的江河湖海,左眼化太阳,右眼化月亮,硬毛化森林,软毛化青草,肌肉化肥沃的土地,骨头化连绵起伏的山梁。虎神是万物之神,是彝人共同的祖先。“虎节”就是接虎祖的魂回来和彝人一起过年。

跳虎舞时,村寨里家家户户燃香烛供虎神,待人们在毕摩的引导下把虎神从山中接回村里时,虎舞就依次在每户人家逐一开跳,从房前跳到房后,从门前跳到屋里,每户人家都要热热闹闹地跳一场虎舞。程序是这样的:跳老虎笙的人,用灰黑色的毡子捆扎成有虎耳、虎尾的虎皮披在肩上。脸上、手上、脚上分别用黑、红、紫、白色等各种颜料画上虎纹,装扮成老虎的样子,然后虎队在硭锣和羊皮扁鼓伴奏下入场跳虎图腾舞。八只老虎先在主人家场院里跳九圈,然后两只公虎进堂屋半跪在门槛上,两毕摩身穿无领长衫,头戴篾帽,手持竹竿和法器,竹竿上高挂一葫芦,葫芦底部通几个洞,内装火灰,站在门外两侧,将一只脚踏在“虎”背上,边摇铃铛边念经,大意是:今天是天赐黄道吉日,我们来某某家跳虎,以驱邪除魔,求虎神守卫,保佑某某家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安康……这个“驱鬼除祟”的过程,彝语称为“罗麻乃轰”。

夜晚,村头寨尾燃起篝火,跳虎的队伍绕寨而舞,最后在一块宽畅的晒场上,众虎各自用力抖动脖子上的铜铃,锣鼓叮叮咚咚,开始跳犁田、耕地、耙田、撒秧、薅锄、收割、打稻谷、扬谷等稻作生产劳动舞蹈,或重复跳老虎出山、老虎开门、老虎找食、老虎找伴、老虎搓脚、老虎勾脚等等的一系列居家、生活、繁殖后代的舞蹈动作,彝族群众可前往观看,若有捣乱者,老虎会用尾巴击之,被虎尾击中是件不吉利的事。

老虎笙虽然是源于民间的原始舞蹈,但它反映了彝族先民的崇虎观,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发展观和彝族人粗旷、豪放、勤劳的性格。它不仅承载着彝族的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又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象征和标志,更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平台。具有很高的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价值,被称为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它在2008年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虎笙的传承在当下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传承人队伍的老龄,年轻人不感兴趣;当地节目创新少,老虎笙虽然漂洋过海获得过耀眼的大奖,但在舞蹈套路、服装、道具、音乐等方面基本没有创新,几年来都是沿用老一套,再加上传承没有系统的记录等。它们制约彝族老虎笙舞蹈的发展,希望能够通过发展旅游,加大资金的支持方式,让这种传统舞蹈为更多人所知,再融合现代的元素获得新的传承出路。

(责任编辑:史纪明珠)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