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肝硬化不可怕 红花汤就能软化

2018

12/25

16:18

来源

云南季

肝硬化有门静脉性和胆汁性两大类,发病率前者高。红花是一种常见中药,专家称红花汤可以化瘀活血,因此可以有效治疗肝硬化疾病,那么肝硬化患者如何做红花汤呢?专家为肝硬化患者推荐几种红花汤食疗法。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肝硬化85.2%发生于21-50岁之间,男女发病率为3.6-8:1。肝硬化临床上分为早期(即肝功能代偿期)、晚期(即肝功能失代偿期)。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往往仅表现轻度的消化不良,如食欲不振、胸闷嗳气、便溏等;体征主要为肝脏肿大,难与慢性肝炎或原因不明的肝肿大相区别。

后期,主要表现为腹水,静脉曲张(胃与食道、腹壁、脐周、痔静脉),脾脏肿大,肝脏缩小坚硬等。此外,尚可有蜘蛛痣、肝掌、贫血及出血倾向、营养缺乏、内分泌系统失调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尤是a-球蛋白增高,且伴有血浆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当脾功能亢进时,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尤以白细胞下降明显。

推荐食疗方如下:

(一)红花化瘀汤

[用料] 红花6克,桃仁9克,丹参30克,穿山甲9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丹皮6克,白术10克,泽泻9克,素馨花9克,牡蛎30克(先煎)。

[作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主治] 气滞血瘀型肝硬化。证见两胁闷胀,胁下痞块,蜘蛛痣,肝掌,或腹壁青筋暴露,食欲减退,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细涩。

(二)佛手花疏肝汤

[用料] 佛手花9克,素馨花9克,白芍30克,炙甘草6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 茯苓15克。

[作法] 水煎服,每日1-2剂。

[功效] 疏肝健脾,行气止痛。

[主治] 肝郁脾虚型肝硬化。证见神疲乏力,食欲减退,胸腹闷胀,两胁胀痛,嗳气不舒,急躁易怒,时恶心呕吐,舌质淡红,苔白,脉弦。

(三)红花炖猪胰

[用料] 红花9克,素馨花9克,猪胰1具。

[作法] 猪胰洗净,切块,入红花、素馨花隔水炖熟,饮汤食猪胰。

[功效][主治] 同红花瘀汤。

(四)四花利湿汤

[用料] 木棉花15克,鸡蛋花9克,苍术9克,厚朴花6克,茯苓30克,泽泻9克, 芜花9克,甘草6克。

[作法] 水煎服,每日1-2剂。

[功效] 运脾利湿,理气行水。

[主治] 水湿内阻型肝硬化。证见腹胀如鼓,按之坚满,如囊裹水,纳呆,脘闷,恶心呕吐,小便短少,舌质淡红,苔白,脉细缓。

(五)桂花青蛙粥

[用料] 桂花10克,青蛙3只(去皮、内脏),白米50克。

[作法] 蛙肉、白米同煮粥,粥将成时,入桂花,再煮沸片刻,调味食粥和蛙肉。每日1料。

[功效] 温补脾肾。

[主治] 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证见腹胀如鼓,按之坚满,面色晦暗,畏寒肢冷,神疲乏力,便溏,小便短少,舌质淡白,苔白,脉细弱。

(六)芫花散

[用料] 芫花10克,甘遂10克,大戟10克。

[作法] 上药研细末,清晨空腹取1.5克,以大枣10枚煎汤送服,得利止服。如利而病不除,增至3克,但不可久服。

[功效][主治] 同四花利湿汤。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