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罗勒
叶色翠绿
芳香四溢
中文学名:罗勒
拉丁学名:Ocimum basilicum
门:被子植物门
目:唇形目
科:唇形科
族:/
拼音:luole
别名:九层塔、金不换、圣约瑟夫草、甜罗勒、兰香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目:/
亚科:/
属:罗勒属
形态特征

罗勒具圆锥形主根及自其上生出的密集须根。茎直立,钝四稜形,上部微具槽,基部无毛,上部被倒向微柔毛,绿色,常染有红色,多分枝。

叶呈卵圆形至卵圆状长圆形,长2.5~5厘米,宽1~2.5厘米,先端微钝或急尖,基部渐狭,边缘具不规则牙齿或近于全缘,两面近无毛,下面具腺点,侧脉3~4对;叶柄伸长,长约1.5厘米,近于扁平,向叶基多少具狭翅,被微柔毛。

总状花序顶生于茎、枝上,各部均被微柔毛,通常长10~20厘米,由多数具6花交互对生的轮伞花序组成,下部的轮伞花序远离,彼此相距可达2厘米,上部轮伞花序靠近;苞片细小,呈倒披针形,长5~8毫米,短于轮伞花序,先端锐尖,基部渐狭,无柄,边缘具纤毛,常具色泽;花梗明显,花时长约3毫米,果时伸长,长约5毫米,先端明显下弯。

花萼呈钟形,长4毫米,宽3.5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内面在喉部被疏柔毛,萼筒长约2毫米,萼齿5,呈二唇形,上唇3齿,中齿最宽大,长2毫米,宽3毫米,近圆形,内凹,具短尖头,边缘下延至萼筒,侧齿呈宽卵圆形,长1.5毫米,先端锐尖,下唇2齿,呈披针形,长2毫米,具刺尖头,齿边缘均具缘毛,果时花萼宿存,明显增大,长达8毫米,宽6毫米,明显下倾,脉纹显著。

花冠呈淡紫色,或上唇白色下唇紫红色,伸出花萼,长约6毫米,外面在唇片上被微柔毛,内面无毛,冠筒内藏,长约3毫米,喉部多少增大,冠檐二唇形,上唇宽大,长3毫米,宽4.5毫米,4裂,裂片近相等,近圆形,常具波状皱曲,下唇长圆形,长3毫米,宽1.2毫米,下倾,全缘,近扁平。雄蕊4,分离,略超出花冠,插生于花冠筒中部,花丝丝状,后对花丝基部具齿状附属物,其上有微柔毛,花药呈卵圆形,汇合成1室。花柱超出雄蕊之上,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平顶,具4齿,齿不超出子房。

小坚果呈卵珠形,长2.5毫米,宽1毫米,黑褐色,有具腺的穴陷,基部有1白色果脐。花期通常在7~9月,果期在9~12月。

生长习性

罗勒喜欢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耐干旱,不耐涝,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种植为佳。

药用价值

全草入药,可治疗头痛,偏头痛,耳痛,鼻窦炎,支气管炎,袪痰,伤风感冒,气喘,打嗝,胀气,胃痛,胃痉挛、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肠炎腹泻、尿酸过多,肌肉酸痛,皮肤松软,胸痛、跌打损伤、瘀肿、风湿性关节炎、小儿发热、肾脏炎、蛇咬伤,煎水洗湿疹及皮炎面疱,粉刺,羊癫疯,月经不顺,乳汁分泌少,乳房充血发炎,激励情绪,减轻压力,减轻忧郁不安,催情,补身,抗菌,虫咬伤。有消暑、解毒、去痛健胃、益力添精、通力血脉等功效。茎叶为产科用药,可使分娩前血行良好;种子名光明子,主治目翳,并试用于避孕。

营养价值

罗勒嫩梢含还原糖、蛋白质、纤维素、胡萝卜素、维生素、芳香油、罗勒烯等成分,果实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可与番茄、牛至、百里香、鼠尾草等搭配,用于烹饪,能提升食物的风味。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