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芙木,灌木,高达3米;多枝,树皮灰白色;幼枝绿色,被稀疏的皮孔,直径约5毫米;节间长1-5厘米。叶膜质,干时淡绿色,3-4叶轮生,稀为对生,椭圆形,长圆形或稀披针形,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渐尖,长2.6-16厘米,宽0.3-3厘米;叶面中脉扁平或微凹,叶背则凸起,侧脉弧曲上升,无皱纹;叶柄长0.5-1厘米。
伞形式聚伞花序,生于上部的小枝的腋间;总花梗长2-6厘米;花小,白色;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花冠高脚碟状,花冠筒圆筒状,中部膨大,长10-18毫米;雄蕊着生于冠筒内面的中部,花药背部着生,花丝短而柔弱;花盘环状,长约为子房之半;子房由2个离生心皮所组成,一半埋藏于花盘内,花柱圆柱状,柱头棒状,基部有一环状薄膜。
核果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1厘米,直径0.5厘米,由绿色变暗红色,然后变成紫黑色,种子具皱纹;胚小,子叶叶状,胚根在上。花期2-10月,果期4月至翌春。
萝芙木,一般生长在林边、丘陵地带的林中或溪边较潮湿的灌木丛中。
萝芙木,根、叶供药用,民间有用来治高血压、高热症、胆囊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头痛、失眠、眩晕、癫癎、疟疾、蛇咬伤、跌打损伤等病症。植株含阿马里新、利血平、萝芙甲素及山马蹄碱等生物碱,为“降压灵”的原料。
萝芙木含利血平、阿吗碱、萝莱碱、蛇根亭碱、阿吗灵、山马蹄碱、萝芙木甲素、锥洛斯明碱、霹雳萝芙辛碱、单萜类生物碱等多种生物碱,还含熊果酸。以其根、叶为原料可制成萝芙茶,日常饮用,对身体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