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百里香
健脾消食
祛风镇痛
中文学名:百里香
拉丁学名:Thymus mongolicus Ronn
门:被子植物门
目:管状花目
科:唇形科
族:塔花族
拼音:bai li xiang
别名:地椒、地花椒、山椒、山胡椒、麝香草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目:/
亚科:野芝麻亚科
属:百里香属
形态特征

百里香,半灌木。茎多数,匍匐或上升;不育枝从茎的末端或基部生出,匍匐或上升,被短柔毛;花枝高(1.5)2-10厘米,在花序下密被向下曲或稍平展的疏柔毛,下部毛变短而疏,具2-4叶对,基部有脱落的先出叶。

叶为卵圆形,长4-10毫米,宽2-4.5毫米,先端钝或稍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全缘或稀有1-2对小锯齿,两面无毛,侧脉2-3对,在下面微突起,腺点多少有些明显,叶柄明显,靠下部的叶柄长约为叶片1/2,在上部则较短;苞叶与叶同形,边缘在下部1/3具缘毛。

花序头状,多花或少花,花具短梗。花萼管状钟形或狭钟形,长4-4.5毫米,下部被疏柔毛,上部近无毛,下唇较上唇长或与上唇近相等,上唇齿短,齿不超过上唇全长1/3,三角形,具缘毛或无毛。花冠紫红、紫或淡紫、粉红色,长6.5-8毫米,被疏短柔毛,冠筒伸长,长4-5毫米,向上稍增大。

小坚果近圆形或卵圆形,压扁状,光滑。花期7-8月。

生长习性

百里香,喜温暖,喜光,喜欢干燥的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在排水良好的石灰质土壤中生长良好。适生于疏松且排水良好的土地,向阳处。生于多石山地、斜坡、山谷、山沟、路旁及杂草丛中,海拔1100-3600米。

药用价值

百里香可治疗多种疾病,气味甜而又似药草味。百里香在中国的药用记载可追溯到北宋。各种中医典籍都有所记载。《陕西中草药》记录了它可祛风镇痛,治消化不良、周身疼痛、小腹胀满、牙痛、胃寒痛;《嘉佑本草》谓其主淋炸肿痛;《新疆中草药手册》记录其可治感冒,可祛风、健脾消食、止咳化痰、温中散寒;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记录其可清暑解热;《中国药植图鉴》记载其具有镇痉、驱风、强壮的作用,主治炎症、痉挛性咳嗽、百日咳、喉头肿痛。现代药用是用其地上部分或全草的鲜样或阴干样,有祛风、止痛之效。

营养价值

百里香,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C、硒、铁、钙、锌等物质,还含大量单萜等挥发性成分,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作为天然香料使用,在烹调海鲜、肉类、鱼类等食品时,加入少许百里香粉,可除去腥味,提升菜肴的风味;制作腌菜和泡菜时加入百里香,可添几分草香味,提升清香的感觉。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