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云腿到底是什么?

2019

01/29

10:00

来源

云南季

宣威火腿又叫云腿,由于产于滇东北的宣威而得名。它的制作采用当地的乌蒙猪、膘厚肉细。在宣威一带,山地气候寒凉,是腌腊肉类的适宜气候,尤其每年霜降到次年立春之前,是制作火腿的最佳季节。这些因素,是宣威出火腿必备的物产、社会、气候条件。

宣威火腿制作,是将切割成琵琶形的猪后腿洗净,以盐反复用劲搓揉,使之渗入肉中,然后腌制让其自然发酵,历半年方成熟。鉴定火腿质量,是待其表面呈绿色时以篾针刺入三个不同部位,嗅之,以"三针清香"为合格。宣威火腿个大骨小、皮薄肉厚,横剖面肉色鲜艳,红白分明,瘦肉呈桃红色,其味咸香带甜,肥肉肥而不腻。因形似琵琶,故也称"琵琶脚"。

宣威火腿的历史已数百年。宣威火腿所以肉色特佳,还与腌制用的食盐有关。五味之中,成咸为首,所以盐在调味作用中列为第一,用盐也就大有讲究。陶弘景《名医别录》列举的有东海盐、南海盐、河东盐池、梁益盐井、西羌山盐、明中树盐,称其"色类不同"。李时珍说:"井盐取井卤煎炼而成,今四川、云南所出是八也。

"而宣威火腿腌制所用之盐取自遥远的滇西南的磨黑,其盐含硝量适当,用以制火腿,色泽奇佳。宣威火腿从供自己食用到终于以"天生丽质难自弃"而成为商品,其产销历史迄今已有数百年,并且在20世纪初就远销国外,深得国外食者喜爱。1923年,广州举行了一次各地食品比赛会,"非常大总统"孙中山品尝了宣威火腿后备加赞赏,欣然为之题词"饮和食德",使宣威火腿更是名满全国,"云腿"进一步远销域外。昆明罐头厂的原名"德和罐头厂"便是因孙中山先生的题词而取的厂名。云腿用以炒、蒸、炸、煮、烩皆为美食,以之为原料制作的"云腿午餐肉"、"云腿大片"等也脍炙人口。地以物传,"宣威"地名远近闻名。

"宣威县"1954年曾改名"格峰县",不料因此使宣威火腿的品牌受损,1959年复改宣威县。一种食品使一个地方更回旧名,恐怕在地名史上并不多见。随着宣威县有关部门发明的"无霉火腿",使得宣威火腿的销售形式也从过去的整只出售、罐头装,增加为切片保鲜袋装,分部位袋装及盒装、筒装、瓶装。宣威火腿以其皮薄肉厚,肉色红艳,香气浓郁而闻名海内外。

以云腿为原料制作的云腿月饼也是云南人非常喜欢的食品。云腿月饼是具有独特风味的滇式月饼。云腿月饼外观色呈褐黄,硬壳,酥而不散,故云南人又把它称为"硬壳火腿月饼"。云腿月饼,馅甜中带咸,油润而不腻,有浓郁的火腿香味,是云南人中秋佳节必备的传统食品。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