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妙趣横生的彝族海菜腔

2020

12/23

17:38

来源

云南季

异龙湖畔风光旖旎,山水秀丽,湖里生长着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名曰海菜,长长的根茎碧绿,头部盛开小白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可以食用。传说彝族先民摇着桨橹在异龙湖中打鱼或采摘海菜,渔民边划船边歌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优美动听的海菜腔。

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彝族尼苏人村落,又被称为石屏腔,大攀桨、倒扳桨,石屏彝族海菜腔属海菜腔变体的民歌,与其他三种变体曲调沙悠腔、四腔、五山腔并称“四大腔”,彝族称之为“曲子”。

彝族海菜腔的演唱形式独具一格,在演唱开始,男女双方要款一.段构腔白话,这是双方在相互推让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知识才能和艺术水平的一个机会,是恋爱过程中相互了解这样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它的演唱基本形式是多以一人唱众人合为主,也有男女对唱。

整个完整的演唱过程大概需要30-40分钟,主要由“拘腔”“正曲子”“白话”三个部分组成。

“拘腔”,是在彝族海菜腔演唱的起初,大家互相谦让,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在拘腔当中,有几行是无词句,它们没有明确的含义,发出来的“啊”或“咦”通常起到信息延缓的作用。

“正曲子”是彝族海菜腔的主要部分,由七个小腔组成,唱完七个小腔,曲子也到尾声,转而进入白话。每个歌手唱彝族海菜腔的时候都有自己的一首曲子,二十八个字表达的是歌唱者的主要思想,因歌唱者不同,这首小诗的内容不同。歌词可以改变,正曲子的字眼安排的基本结构却固定。

“白话”有两种,一种是唱,一种是说,都用来对答。它带有浓烈的说唱风格,短小精悍,语言风趣幽默,活泼生动。白话没有固定的唱词,比正曲子有更强的临时发挥创作的特点。

海菜腔之所以被很多人知道,不得不提的就是它的传承人。在2006年夺得了第十二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唱法金奖的李怀秀、李怀福姐弟。姐姐李怀秀12岁起便跟当地的民间艺人学习“海菜腔”。进入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后,李怀秀先后师从后宝云、施万恒、阿家文等著名的民间歌手,不仅使演唱技艺日臻完善,还掌握了山药腔、四腔、五山腔的唱法。弟弟李怀福在家排行老四,他从小就勤奋好学,喜欢唱歌跳舞及民族乐器,2000年他也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姐姐所在的“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在老师和姐姐的帮助下李怀福的唱跳技能也越来越好。几年之中,他曾多次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交流学习并与他们同台演出。他们的传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姐姐李怀秀4,5年每次回家都是穿同一套衣服!最后她姨妈都看不下去了,拿了两百块让她买东西!可以看出背后是吃了多大苦!好在最后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将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这种属于彝族人的表演形式。

成名后,两人去到了很多地方演出。处境不一样了,被问起心态是否会被改变,姐姐李怀秀说“我们不会丢掉原先坚持的东西,该怎么唱就怎么唱。在舞台表演时,我都会想象自己就在村里,参加婚嫁啊、过节啊、打鱼啊、上山砍柴啊……总之一边想象一边唱。表演的环境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态不会变。”他们将海菜腔带上了舞台,取得的成功,也让当地重视起了它的保护传承,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当地筹办了传习所,并定期由民间艺人教授,并举办一系列的像“赛歌会”的活动,促进了它的保护与发展。相信今后这种带着独特民族风格的演唱形式,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喜欢。

(责任编辑:史纪明珠)
收藏

评论

请登录 后评论

热门评论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