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卡的发展历程
早期记载表明,5800年前,玛卡就已作为一种食用植物出现在南美。2000多年前,玛卡开始被胡宁湖畔圣布拉斯地区的土著驯化种植,这使得环境极度恶劣的高原也能有部落能够生存。1100年前,玛咖由于其口感独特、食用安全、营养丰富,开始作为安第斯山区一些土著部落的日常粮食。秘鲁史书还记载称:玛卡不仅是营养丰富的食品,而且还具有多种神奇功效。而正是这药食同源的特性,让玛卡得以延续至今,仍被广泛种植。
但事实上,玛卡绝非是一种简单易种的物种。16世纪后,玛卡栽培业不断衰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玛卡的种植技术较为复杂,与普通低海拔作物相比,玛卡的种植不仅受海拔影响,对土壤肥力、水分、季节温度、土地轮作和昼夜温差等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另一方面, 16世纪以后印加帝国瓦解,战乱不断,大部分掌握种植技术的印加人都向低海拔地区迁徙了,最终导致玛卡种植面积日益锐减。史料记载,到1982年为止,玛卡原产地只有125英亩的种植量,几乎濒临绝种。玛卡,一度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稀有物种。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玛卡植物学和药用价值的研究不断系统化,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欧美植物学研究者开始重新挖掘玛卡的药食作用,玛卡开始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198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国际植物遗传研究所还通过国际会议向世界各国推荐种植玛卡,指出玛卡是一种被忽视的高营养价值的安全植物。
紧跟时代的步伐,在1999年,我国开始将玛卡引入国内培育种植。近十多年,我国多地陆续尝试种植玛卡,并在云南丽江、西藏林芝、新疆喀什、西藏阿坝等地成功种植。其实,据中国农科院统计,云南丽江的玛卡规模最大,培育的优良品种最多。植物学家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与秘鲁安第斯山脉的生态环境极为相似,同时由于玉龙雪山拥有数千年原始森林的自然营养储备,所以生长的玛卡质量更高,玛卡中最优质的黑色玛卡黑金根玛卡产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评论
热门评论
{{ value.nickname }}
回复{{ value.parent.nick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