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蒲公英
清热解毒
利尿散结
中文学名:蒲公英
拉丁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
门:被子植物门
目:桔梗目
科:菊科
族:菊苣族
拼音:pugongying
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目:/
亚科:舌状花亚科
属:蒲公英属
形态特征

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根略呈圆锥状,弯曲,长4~10厘米,表面棕褐色,皱缩,根头部有棕色或黄白色的毛茸。叶成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2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有时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顶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全缘或具齿,每侧裂片3~5片,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通常具齿,平展或倒向,裂片间常夹生小齿,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疏被蛛丝状白色柔毛或几无毛。

花葶1至数个,与叶等长或稍长,高10~25厘米,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直径约30-40毫米;总苞钟状,长12~14毫米,淡绿色;总苞片2~3层,外层总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8~10毫米,宽1-2毫米,边缘宽膜质,基部淡绿色,上部紫红色,先端增厚或具小到中等的角状突起;内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10-16毫米,宽2-3毫米,先端紫红色,具小角状突起;舌状花黄色,舌片长约8毫米,宽约1.5毫米,边缘花舌片背面具紫红色条纹,花药和柱头暗绿色。瘦果倒卵状披针形,暗褐色,长约4~5毫米,宽约1~1.5毫米,上部具小刺,下部具成行排列的小瘤,顶端逐渐收缩为长约1毫米的圆锥至圆柱形喙基,喙长6~10毫米,纤细;冠毛白色,长约6毫米。花期4~9月,果期5-10月。


生长习性

蒲公英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广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


药用价值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主治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症。


营养价值

生蒲公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铁、钙、维生素B2、维生素B1、镁、维生素B6、叶酸及铜。还含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根、叶子、花均可食用,可生食、炒食、煲汤。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