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发达,形成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具浓烈香气。茎直立,圆柱形,具纵条纹,上部多分枝,下部茎节膨大呈盘状(苓子)。茎下部叶具柄,柄长3-10厘米,基部扩大成鞘;叶片轮廓卵状三角形,长12-15厘米,宽10-15厘米,3-4回三出式羽状全裂,羽片4-5对,卵状披针形,长6-7厘米,宽5-6厘米,末回裂片线状披针形至长卵形,长2-5毫米,宽1-2毫米,具小尖头;茎上部叶渐简化。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总苞片3-6,线形,长0.5-2.5厘米;伞辐7-24,不等长,长2-4厘米,内侧粗糙;小总苞片4-8,线形,长3-5毫米,粗糙;萼齿不发育;花瓣白色,倒卵形至心形,长1.5-2毫米,先端具内折小尖头;花柱基圆锥状,花柱2,长2-3毫米,向下反曲。
幼果两侧扁压,长2-3毫米,宽约1毫米;背棱槽内油管1-5,侧棱槽内油管2-3,合生面油管6-8。花期7-8月,幼果期9-10月。
川芎喜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而又较湿润的环境。但川芎在苓种培育阶段和贮藏期要求冷凉的气候条件。生长期280-290天。平坝地区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壤土。
川芎,味辛,温。入肝、胆经。有行气开郁、祛除风燥湿、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等症。川芎是多种中成药的主要成分,如益母丸、人参败毒丸、十全大补丸、再造散、柏子养心丸。
川芎富含挥发油及烟酸、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和锌、铜等微量元素,还含川芎嗪、阿魏酸、阿魏酸钠等物质,营养丰富。可与鸡、鸭、鱼等多种食材搭配制成美味又养生的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