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草,多年生草本,茎匍匐,细长,节上生根。叶片膜质至草质,圆形、肾形或马蹄形,长1-2.8厘米,宽1.5-5厘米,边缘有钝锯齿,基部阔心形,两面无毛或在背面脉上疏生柔毛;掌状脉5-7,两面隆起,脉上部分叉;叶柄长1.5-27厘米,无毛或上部有柔毛,基部叶鞘透明,膜质。
伞形花序梗2-4个,聚生于叶腋,长0.2-1.5厘米,有或无毛;苞片通常2,很少3,卵形,膜质,长3-4毫米,宽2.1-3毫米;每一伞形花序有花3-4,聚集呈头状,花无柄或有1毫米长的短柄;花瓣卵形,紫红色或乳白色,膜质,长1.2-1.5毫米,宽1.1-1.2毫米;花柱长约0.6毫米;花丝短于花瓣,与花柱等长。果实两侧扁压,圆球形,基部心形至平截形,长2.1-3毫米,宽2.2-3.6毫米,每侧有纵棱数条,棱间有明显的小横脉,网状,表面有毛或平滑。花果期4-10月。
积雪草性喜温暖潮湿环境,生性强健,种植容易,水陆两栖皆可。积雪草分布区域较广,海拔200-1900米地区均有分布。
积雪草,植物的干燥全草可入药。味苦、辛,性寒。归肝、脾、肾经。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湿热黄疸、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砒霜中毒、覃中毒、中暑、传染性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症。
积雪草含多种α-香树脂醇型的三萜成分,包括积雪草甙、参枯尼甙、异参枯尼甙、羟基积雪草甙、玻热模甙、玻热米甙和玻热米酸等,以及马达积雪草酸。其质地柔嫩、适口性好,可生食。中国南方民间常将它作为凉茶饮用。东南亚、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及南美地区都将积雪草作为蔬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