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咖啡逐渐成为国人所喜爱的饮品,优质的云南小粒咖啡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来自保山、德宏、普洱所产的咖啡豆,也打开了相当一部分的知名度,成为云南咖啡的代表。但是你知道嘛,在这个位于大理深山中不起眼的地方,才是中国咖啡的发源地。
朱苦拉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的东北角,与丽江永胜县、楚雄大姚县交会的地方,一个名叫平川镇东部崇山峻岭中金沙江支流的渔泡江畔。
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田徳能(中国名)神父到宾川传教,在朱苦拉村修建了天主教堂,并引进种植了从越南带入的咖啡苗,之后又培育了更多的咖啡树,栽种在教堂周围。
从此,这棵咖啡树以及从咖啡树上掉落下来的种子,在教堂的周边生长了起来,子子孙孙、无穷尽地在朱苦拉繁衍生息。发展到13亩1134株。其中,尚存有24株的百年咖啡老树,虽已风烛残年,但还在开花、结果。它们偎依在天主教堂的古墙下。守望着朱苦拉的明天!据有关部门鉴定:朱苦拉的咖啡品种可追溯到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小粒波旁铁皮卡品种即阿拉比卡(Coffea Arabica)。这个带着“贵族”血统的咖啡幼苗来到朱苦拉后,仿若有找到故乡的感觉,马上就适应了这红土高原的环境、气候。它们久藏深山而不露,执著地坚守着自己的基因品质,支持着中国的咖啡原料供应。与世隔绝的小村子就这样与咖啡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中国咖啡发源地之一”“中国咖啡文化传承沿袭百年至今的唯一典范”
朱苦拉咖啡制作技艺独具特色,从栽种到煮都十分讲究。栽种一般用咖啡豆种,选无霜区的黑沙土种植。埋土时咖啡豆有裂缝的面向下,种下4个月出苗,出苗后半个月长叶,三年后开花结果,7至10年为盛果期。期间要防治介壳虫。一棵树一般一年分四次开花,分四次采果。咖啡豆加工首先要清洗,用人工剥去外皮。
除皮后再清洗,用簸箕晾干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晾干后用杵臼舂,簸箕簸出外壳。然后在大铁锅中用柴火加热焙炒,出锅后冷却,晾一天。接着把炒熟的咖啡豆用石磨磨碎成咖啡粉,用纸箱储存。煮咖啡用开水煮,先放糖再放咖啡,糖、咖啡的比例一般是3:5,煮10分钟左右,不停地边煮边搅,避免咖啡沉淀煮糊,而且不能让咖啡沸腾的水溢出锅外,否则煮出的咖啡味道不好喝。
现在朱苦拉有1134株古咖啡树,其中100年以上的老咖啡树有24株,其余咖啡树树龄均在60年以上.田德能神父在传教的同时也将喝咖啡的习惯带到了朱苦拉村,村民自种、自磨、自煮咖啡,保存了完整的咖啡土法加工、制作和饮用习惯,并与当地的“彝族打歌”“长桌宴”等习俗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山区咖啡文化。
评论
热门评论
{{ value.nickname }}
回复{{ value.parent.nick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