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保山市隆阳区瓦窑的茶山似乎再度“热闹”了起来,一大早,穿着白族节日服饰的老人、大姑娘、小媳妇甚至一些学龄儿童都背上了采茶的竹篓去古茶山上采茶。
一年之计在于春,更何况是去采头春明前古树茶呢?凤溪玉叶的刘老板笑着对编辑说道。
瓦窑的古茶山是隆阳区白族茶农脱贫致富的源泉之一,凤溪玉叶的刘总告诉编辑,10多年前,当他知道这里虽有丰富的古茶树资源,却碍于交通不便、很少有茶商上山收购时,便开始有了将这里打造成凤溪玉叶古茶树原料基地的设想。
人们爱茶,而瓦窑的凤溪玉叶茶叶基地,满山遍野都是数百年甚至逾千年的茶树,当地的白族老村长泡了一杯刚制作出的明前春茶告诉编辑,该村群众95%以上都是白族,以前是“守着宝山讨饭吃”,每斤茶叶的鲜叶价仅数元钱,如今,这里成为了凤溪玉叶的古茶树基地,加上党的脱贫致富政策好,几乎家家都盖起了新房,收入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随着茶人、茶友们心心念念的明前茶即将开采,村子里的鲜叶“杀青”大锅已在尝试着点燃,编辑在现场看到,几个年轻人边把干柴放进灶台,边把大簸箕放到空地上,准备为采送来的鲜叶“杀青”。
凤溪玉叶的刘总告诉编辑,瓦窑古树明前茶的营养价值较高。古茶树经过前一年秋冬的休养,体内呈现敛藏状态,储藏着丰富的能量。
编辑还了解到,古茶山的春天气温较低,早晚及白天、夜间温差较大,使明前茶的氨基酸堆积,含有足量的维生素。明前茶因其温度高、生长期长、生长环境气温低,可以有效保留这些维生素,这保证了春茶中维生素的含量。
在凤溪玉叶的茶叶原料基地,编辑得以品尝一把明前茶的滋味,感觉甚为鲜爽,而这大概也是因为凤溪玉叶明前茶含有较高的氨基酸,而氨基酸决定了春茶新鲜淳爽的口感。所以明前茶鲜爽的口感是其他季节茶叶无法比拟的。
在这位于瓦窑镇阿石寨村的凤溪玉叶古树茶原料基地内,刘总还详细介绍说,凤溪玉叶在此共有14433.5亩茶叶基地,处于海拔2000~2400米的群山之中,雨水充沛,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常年云雾缭绕,生态环境极佳,具有得天独厚的茶叶生产条件,茶叶的初制和生产已成为当地白族群众最主要的脱贫致富途径。
评论
热门评论
{{ value.nickname }}
回复{{ value.parent.nick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