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

刀豆
味甘性平
温中下气
中文学名:刀豆
拉丁学名:Canavalia gladiata (Jacq.) DC.
门:被子植物门
目:蔷薇目
科:豆科
族:菜豆族
拼音:daodou
别名:挟剑豆、野刀板藤、葛豆、刀豆角、刀板豆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目:蔷薇亚目
亚科:蝶形花亚科
属:刀豆属
形态特征

刀豆,缠绕草本,长达数米,无毛或稍被毛。

羽状复叶具3小叶,小叶呈卵形,长8-15厘米,宽(4-)8-12厘米,先端渐尖或具急尖的尖头,基部呈宽楔形,两面薄被微柔毛或近无毛,侧生小叶偏斜;叶柄常较小叶片为短;小叶柄长约7毫米,被毛。

总状花序具长总花梗,有花数朵生于总轴中部以上;花梗极短,生于花序轴隆起的节上;小苞片呈卵形,长约1毫米,早落;花萼长15-16毫米,稍被毛,上唇约为萼管长的1/3,具2枚阔而圆的裂齿,下唇3裂,齿小,长约2-3毫米,急尖;花冠呈白色或粉红,长3-3.5厘米,旗瓣呈宽椭圆形,顶端凹入,基部具不明显的耳及阔瓣柄,翼瓣和龙骨瓣均弯曲,具向下的耳;子房呈线形,被毛。

荚果呈带状,略弯曲,长20-35厘米,宽4-6厘米,离缝线约5毫米处有棱;种子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约3.5厘米,宽约2厘米,厚约1.5厘米,种皮呈红色或褐色,种脐约为种子周长的3/4。花期7-9月,果期10月。

生长习性

刀豆喜温耐热,喜强光,光照不足影响开花结荚。对土壤适应性强。刀豆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合中国大多数地区种植。

药用价值

刀豆在各医学典籍中的记载如下:

《本草纲目》:“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

《医林纂要》:“和胃,升清,降浊。”

《滇南本草》:“治风寒湿气,利肠胃,烧灰,酒送下,子,能健脾。”

《四川中药志》:“治胸中痞满及腹痛,疗肾气不归元及痢疾。”

《纲目》:刀豆,《本草》失载,惟近时小书载其暖而补元阳也。又有人病后呃逆不止,声闻邻家,或令取刀豆子烧存性,白汤调服二钱,即止。此亦取其下气归元而逆自止也。……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

《滇南本草》:健脾。

《中药材手册》:补肾,散寒,下气,利肠胃,止呕吐。治肾气虚损,肠胃不和,呕逆,腹胀,吐泻。

营养价值

刀豆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可与土豆、年糕、排骨、胡萝卜等食材搭配,制成多种菜肴,为人体补充营养。

云南季APP

为您寻找深藏于世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