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是云南的重要产业,也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绵长的茶情怀。
说到茶叶,不得不提云南有名的几大茶山。
首先是临沧勐库镇的冰岛老寨、冰岛南迫、冰岛地界、冰岛坝歪、冰岛糯伍、小户赛、懂过、坝糯、正气塘。
冰岛老寨
冰岛老寨在勐库西半山的半山腰上,是目前勐库地区海拔最高的傣族寨。冰岛是临沧市双江县著名的古代产茶村,以盛产冰岛大叶种茶而闻名。是勐库大叶种的发源地,也是双江县最早有人工栽培茶树的地方之一,是勐库茶种的主要发源地。该地产茶的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时间为明朝(1485年前后),而无文字记载的传说却早于明朝。
冰岛南迫
南迫海拔比较高,生态环境良好,古茶园距离寨子约1公里。据相关史料记载,南迫的古茶树是从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移栽过来的,南迫的古茶树不成片,大多数分布略显零散,甚至有些茶树分布在田间地头。南迫老寨是个拉祜族寨,过去有70多户人家,因海拔太高,交通不便,2000年双江县政府决定南迫老寨整体搬迁至冰岛村下边的公路旁,但迁到新寨后部分拉祜人舍不得老寨的田地、核桃林和老茶园,又有10多户迁回了老寨。
冰岛地界
若要讲冰岛五寨最难行至的村寨莫过于接近原始森林的地界寨。地界村寨是隶属于冰岛辖区的一个小村寨,这里是拉祜族的世居地,拉祜族叫“戈娃”(意为“神灵居住的林子”)。这里植被葱郁、地质肥沃、古树成林。地界老寨位如其名,整个村落处于勐库茶区大雪山主脉的山脊上,所以成了著名的“界”村,形成“一地三界”的特色:西部翻上大雪山山岭就进入耿马县,北部跨过南迫就进入临翔区,自身又在双江县的地盘上,可谓一地连三县,名副其实。
冰岛坝歪
坝歪老寨在清朝时是个纯粹的拉祜族寨子,清末民初有汉人进入居住,形成了现在大部分拉祜族和小部分汉族分布的局面,2004年以前,坝歪老寨有五十多户人家,因为位置偏僻、道路险阻,政府组织过一次搬迁,搬到比较靠近公路地势较低的地方,两三年之后又有十几户人家搬回了老寨。
冰岛糯伍
糯伍老寨与冰岛老寨隔着高山深谷,在云雾飘渺中两相对望,白天,山两边寨子里的人种地采茶相互都能清晰看见,但若要去到另一边却要经谷底绕行4个小时以上的山路,糯伍老寨在2014年前不通公路,骡马依然是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在山道上时时能听见深邃空冥的马铃声,使人思绪万千,瞬间归于茶马古道的历史烟波中。
2003年以前糯伍老寨还住有35户人家,2004年,双江县政府安排全寨搬迁至山下公路边由政府拨款建立的糯伍新寨。如今寨子虽已搬迁,但一到采茶的季节拉祜人仍回老寨采茶。
小户赛
有关勐库普洱茶的历史鲜有人知,勐库种茶的历史至少上千年,在傣族来勐库之前一百多年,拉祜族就来了,之前两千年布朗族、佤族的先民濮人早已定居于此。其实勐库最早的大茶园是濮人开辟的,后来拉祜族参与了维护与开辟茶园,最后才是傣族、汉族茶园的兴起。名誉显而易见,从小户赛的茶园规模和茶树尺寸就不难看出,勐库最早的茶园就开辟在这里,而小户赛的茶也是大雪山的纯正血脉,是先人们智慧与勤劳的结晶!到了双江勐库,人们首先会想起的是“普洱茶皇后”冰岛,其实,小户赛也有着“赛冰岛”的美誉,只是去小户赛的路艰难险阻,鲜有人知,于是许多茶人只闻其名,不得其品!
懂过
懂过最早是一个纯拉祜族的寨子,拉祜族来双江的时间,甚至要早于冰岛傣族人,很早就在此地种茶。汉人是后来才迁徙进来的。汉人会烤酒,来懂过后烤酒给拉祜人喝。拉祜人喜欢喝烤酒,可谓嗜酒如命,但是自己不会烤酒啊,怎么办?于是拿大片大片的土地和茶园与汉人换酒。土地被换去的拉祜族,只能迁去别处重新建寨。都说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可农村路也滑,人心更复杂啊。自己祖辈留下的茶园,却没能守住,是多么令人痛心,这个故事给拉祜人深刻的教训。懂过,也是懂得过去的意思吧。
坝糯
坝糯一是由勐库特有种野生茶人工驯化变种,二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由西双版纳引种至勐库后变种,遂有现今的勐库大叶种。以致勐库种栽培野生茶口感香型与易武茶区类似,因气候地理上的差异,汤质较为刚强。勐库古茶山以冰岛为界分东、西半山,所产之茶各具特色。坝糯大寨是勐库东半山茶的代表,道路极难行走,每逢雨后,唯马帮方可出山,也是现存古茶树最多的寨子。此茶采其古茶树头春一芽二、三叶精制成,汤质充满阳刚之气,高香、劲扬、味刚,甘甜质厚,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不输易武正山。尤其口感中段的丰富度、饱满度、协调度,在云南大叶种中无出其右者。
正气塘
正气塘是汉族寨,现有30多户人家。正气塘村过去叫瘴气塘,传说几百年前此地有个水塘,水中藏有一大蟒蛇,天阴时那大蟒蛇常吐黑雾,令人惊悚,疑有瘴气,便将此塘取名瘴气塘。瘴气塘在临沧进入双江的古道边,彭锟1 903年进双江剿办拉祜族起义时在瘴气塘扎过营、住过兵,彭锟为避邪气将瘴气塘改名为正气塘。在彭锟未来扎营之前,正气塘有拉祜族居住过,拉祜人在正气塘居住时已种下许多茶树,拉祜人种的茶树今天还留下几十亩,茶树的主干已长得比大碗口还粗。1 903年以后拉祜人从正气塘迁走,汉人们迁了进来,汉人们也接着种茶树。
然后是保山昌宁县的联席村古茶园、漭水黄家寨古茶园、大湾田生态有机茶园。
联席村古茶园
昌宁是一个古老的茶区,境内野生古茶树、栽培型古茶树、古茶园分布较多。野生古茶树群落、野生古茶树以及栽培型古茶树、古茶园不仅是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种植发源地的“活化石”,还是未来茶业发展的重要种质资源,是极为珍贵、独特的生物资源和茶文化资源。古茶树大部分分布在山区半山区,生态环境良好,全县的古茶树面积为36928亩,共154129株。其中,栽培型的古茶树有82422株,野生型的古茶树有71707株;基部径围在50公分以下的122894株,基部径围在50公分以上的31235株。温泉镇联席村是古茶树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全村有古茶树17365株。而在联席村,古茶树分布最为集中的,是芭蕉林寨子。这里的古茶树,植株高大、枝繁叶茂。
漭水黄家寨古茶园
昌宁漭水位于被称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畔,亦是一个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地方。黄家寨古树茶林、“文墨之乡”、万亩泡核桃林、澜沧江风光、天堂山莽莽林海、沿江野生茶群落等各具特色的景观,犹如一颗颗璀璨明珠,点缀在三百多平方公里的漭水大地上。“漭”,从水,莽声,本义是形容洪水广阔无边。据一位熟知当地文史的老先生介绍,漭水得名于明代对这里进行开发的莽氏家族,可能是因为这里离澜沧江近,草木茂盛,水资源丰富,在历史变迁中莽就变成了“漭”。
大湾田生态有机茶园
在清朝中期,当地就有原住民从勐库地区引进茶种,建国后原住民迁到了镇上,从而形成放养茶,后边成为集体土地,甚至于改革开放以后仍然属于集体资产,于2005年被个人收购。
以上几大茶山,对云南茶产业而言意义重大,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更是赋予了茶叶更加丰富的内涵。
评论
热门评论
{{ value.nickname }}
回复{{ value.parent.nickname }}